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後人類與文學想像
The Posthuman and Literary Imagination 
開課學期
110-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臺灣文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李育霖 
課號
TwLit7141 
課程識別碼
145 M135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3,4,5(10:20~13:10) 
上課地點
國青324 
備註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101TwLit7141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晚近臺灣學界興起對「後人類」的人文想像與生命關懷。後人類的視野反思現有的人文思維,嘗試超越以人類為中心的論述框架。因此,後人類一詞所彰顯的不僅重思人類自身有機體的疆界,同時也指出如機械/人類、動物性/人性、超人類等跨物種與跨媒介的演繹與連結。本課程以「後人類與文學想像」為主題,主要介紹當前後人類相關論述外,同時輔以臺灣當代重要的文學文本進行閱讀,以專題的方式進行深度講授。 

課程目標
本課程藉由探討當前後人類的重要理論、臺灣經典文學文本及相關重要議題,如科技運算的幻境、技術與記憶、跨物種組配、後人類生命及詞語的意義(物件的歷史)等,引導學生思考後人類理論與文學之間的無限可能。然而本課程的主要目的並非找尋理論與文本的相互挪用或證實彼此的相應之處,而是希望藉由後人類相關的理論爬梳,思索作者隱藏於文本背後的生命倫理與美學姿態,從而衍伸對臺灣本土文化與歷史的關懷,並增進獨立思考的能力。此外,透過此一新興人文概念的引介,本課程一方面期待促進學生對於臺灣文學的重新理解與研究方法的更新,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掌握國際人文研究趨勢,培養跨領域研究能力及國際視野的養成。 
課程要求
學生需於課前閱讀當週指定的理論與文本、撰寫課前筆記報告,並於課中參與討論及口頭報告,課程結束前需撰寫與授課主題相關之學術論文。
1. 課堂出席與課程參與30%(含課堂報告10%)
2. 課堂作業20%(須於每週授課前繳交筆記報告,整學期至少繳交10份。筆記報告為該週課程之簡要整理,篇幅不超過1,000字。)
3. 期末口頭報告20%(在學期課程結束前,於表定時間內發表專題之口頭報告15分鐘。)
4. 期末書面報告30%(修課同學需於第16週前繳交書面報告,碩士生12,000-15,000字,博士生15,000-20,000字,含引用書目。)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1. 文學作品
賀景濱。《去年在阿魯巴》。臺北:寶瓶文化,2011。
伊格言。《噬夢人》。臺北:聯合文學,2010。
吳明益。《複眼人》。臺北:夏日出版,2011。
連明偉。《青蚨子》。臺北:印刻文學,2016。
陳思宏。《鬼地方》。臺北:鏡文學,2019。

2. 相關理論論述
林建光、李育霖主編。〈導言一、二〉。《賽伯格與後人類主義》。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出版,2013。1-27。
楊乃女、林建光主編。〈前言〉。《後人文轉向》。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出版,2018。5-17。
黃宗慧。〈是後人類?還是後動物?:從《何謂後人文主義?》談起〉。《思想》29期(2015.10):117-142。
Bennett, Jane. “Cross-Species Encounters.” The Enchantment of Modern Life: Attachments, Crossings, And Ethic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17-32.
Braidotti, Rosi. The posthuman. Cambridge: Polity, 2013.
Deleuze, Gilles. “The Simulacrum and Ancient Philosophy.” The Logic of Sense. Trans. Mark Lester and Charles Stival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 253-363.
--- and Félix Guattari. “1730: Becoming-Intense, Becoming-Animal, Becoming Imperceptible…” A Thousand Plateaus. Trans. Brian Massumi.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232-307.
Haraway, Donna, J. “Sympoiesis: Symbiogenesis and the Lively Arts of Staying with the Trouble.” Staying With the Trouble: Making Kin in the Chthulucene.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6. 58-98.
Galloway, Alexander R. “The Unworkable Interface.” The Interface Effect. Malden, MA: Polity Press, 2012. 25-53.
Grosz, Elizabeth A. “The Stoics, Materialism, and the Incorporeal.” The Incorporeal: Ontology, Ethics, and the Limits of Materi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7. 15-53.
Morton, Timothy. “Spectral Life.” Posthumous Life: Theorizing Beyond the Posthuman. Eds. Jami Weinstein and Claire Colebrook.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7. 271-293.
Stiegler, Bernard. Technics and Time. Trans. Richard Beardsworth and George Collin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Thacker, Eugene. After Lif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0.

 
參考書目
待補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22  課程介紹林建光、李育霖主,〈導言一、二〉楊乃女、林建光主,〈前言〉 
第4週
10/13  何謂後人類(I)
R. Braidotti, The Posthuman (chapters 1, 2)
 
第5週
10/20  何謂後人類(II)
R. Braidotti, The Posthuman (chapters 3, 4)
 
第6週
10/27  科技運算的幻境(I)賀景濱,《去年在阿魯巴》G. Deleuze, “The Simulacrum and Ancient Philosophy” 
第7週
11/03  科技運算的幻境(II)
賀景濱,《去年在阿魯巴》
A. Galloway, “The Unworkable Interface”
 
第8週
11/10  技術與記憶(I)
伊格言,《噬夢人》
B. Stiegler,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Memory” (97-133)
 
第9週
11/17  技術與記憶(II)
伊格言,《噬夢人》
B. Stiegler,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Memory” (134-187)
 
第10週
11/24  跨物種組配(I)
吳明益,《複眼人》
*G. Deleuze, “Becoming-animal” (excerpts)
 
第11週
12/01  跨物種組配(II)
吳明益,《複眼人》
*G. Agamben, The Open (excerpts)
 
第12週
12/08  後人類生命(I)
連明偉,《青蚨子》
J. Bennett, “Cross-Species Encounters”
 
第13週
12/15  後人類生命(II)
連明偉,《青蚨子》
D. Haraway, “Tentacular Thinking”
 
第14週
12/22  詞語的意義(物件的歷史)(I)
陳思宏,《鬼地方》
T. Morton, “Spectral Life”
 
第15週
12/29  詞語的意義(物件的歷史)(II)
陳思宏,《鬼地方》
E. Grose, “The Stoics, Materialism, and the Incorporeal”
 
第16週
1/05  自由meeting(需跟老師預約,8、9個同學為限) 
第17週
1/12  期末論文口頭報告 
第18週
1/19  期末書面論文繳交